病毒性肺炎早期症状:
本病临床表现一般较轻,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。起病缓慢,有头痛、乏力、发热、咳嗽、并咳少量粘痰。
x线检查肺部炎症呈斑点状、片状或均匀的阴影。白细胞总数可正常、降低或略增加。病程一般为1~2周。在免疫缺损的病人,病毒性肺炎总是比较紧急,有持续性高热、心悸、气急、紫绀、极度衰竭,可伴休克、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。因为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,紧急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。体检可有湿罗音。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,多见于两下2/3肺野。
病毒性肺炎检查:
1.病原学检查
病毒培养较困难,不容易常规拓展,肺炎患者的痰涂片仅发现散在细菌及很多有核细胞,或找不到致病菌,应怀疑病毒性肺炎的可能。
2.血清学检查
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,补体结合试验、中和试验或血清抑制试验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以上有确诊意义。近年用血清监测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,有助早期诊断。免疫荧光,酶联免疫吸附试验,酶标组化法,辣根过氧化物酶-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等,可进行病毒特异性迅速诊断。
3.白细胞
计数正常、稍高或偏低,血沉一般在正常范围,痰涂片所见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居多,痰培养常无致病细菌成长。
4.乳房X线
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,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,病情紧急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,但大叶实变及胸腔积液者均不多见。病毒性肺炎的致病原不同,其X线征象亦有不一样的特点。
病毒性肺炎诊断:
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x线改变,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。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,包含病毒离别、血清学检查与病毒抗原的测试。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胞核内的包涵体可提示病毒感染,但并不是肯定来自肺部,需进一步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作培养离别病毒。血清学检查常见的办法是测试特异性IgG抗体,如补体结合试验、血凝抑制试验、中和试验,但仅能作为回顾性诊断,并无早期诊断价值。
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办法:
以对症治疗为主,卧床休息,居室维持空气流通,注意隔离消毒,预防交叉感染。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,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,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。维持呼吸道通畅,准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。原则上不适合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,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,应准时使用敏锐的抗生素。
现在已证实较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:
①利巴韦林具广谱抗病毒功能,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、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。
②阿昔洛韦为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,具备广谱、强效和起效快的特征。临床用于疱疹病毒、水痘病毒感染。特别对免疫缺点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快应用。
③更昔洛韦为无环鸟苷类似物,抑制DNA合成。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。
④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对甲、乙型流感病毒均有非常不错用途,耐药发生率低。
⑤阿糖腺苷为嘌呤核苷类化合物,具备广泛的抗病毒用途。多用于治疗免疫缺点病人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。
⑥金刚烷胺为人工合成胺类药物,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用途。临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。